健康资讯
粗粮饮食成时尚 过量食用小心5个危害
2017-05-22 22:05  点击:332
        原标题:粗粮饮食成时尚 过量食用小心5个危害
 
       近年来,吃粗粮已经成为一种养生时尚。粗粮因富含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加上现在许多人的健康意识增强,因此,粗粮在餐桌上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很多粗粮并不容易消化,过量食用粗粮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伤害。过量食用粗粮有哪些危害?如何健康食用粗粮?下面,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带您一起了解。
 
  吃粗粮好处多
 
  降低肠癌发病率
 
  粗粮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改善肠道环境,尤其是能够降低肠癌发病率。研究证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和肠癌的发病率呈负相关。每天摄入34g膳食纤维的人比每天只摄入13g的人,罹患直肠癌的几率降低42%。
 
  富含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粗粮和细粮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也可降低罹患结肠癌、卵巢癌风险。
 
  延缓血糖上升
 
  粗粮和细粮都含有热量和糖分,吃后其实都会升高血糖。但是,粗粮里面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结构特性使得糖的释放没有细粮那么快速和猛烈。
 
  缓解便秘
 
  膳食纤维是肠道的“动力小能手”,能促进肠胃蠕动及增大粪便体积,而它主要的来源就是果蔬和粗粮。这个好处延伸下,吃粗粮也有利于排便哦。
 
  帮助减肥
 
  粗粮富含纤维,纤维有微孔结构,有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油等,可以干扰蛋白质、糖和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利于减肥,也利于预防高血脂。
 
  过量食用小心5个危害
 
  加重胃肠道负担
 
  特别是老年人,本身消化能力下降,大量进食粗粮后,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促使胃排空延迟,可能造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等问题。
 
  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若吃过多粗粮,其中大量的单宁、植酸以及膳食纤维会影响钙、铁、锌和蛋白质的吸收,造成蛋白质补充受阻、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贫血患者,影响尤为显著。
 
  增加患胃肠道疾病风险
 
  食用过多粗粮或其加工不够软烂,膳食纤维的机械摩擦会损伤胃黏膜。如果蛋白质类食物摄入不足,不能及时修复受损胃黏膜,则会进一步增加罹患胃肠道疾病的风险。
 
  干扰药物吸收
 
  过多的膳食纤维还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它可能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
 
  引发肥胖
 
  有些人误以为吃粗粮对血糖、血脂的控制有帮助,于是拼命地吃粗粮,平时细粮吃三两的人,粗粮可以吃上半斤,结果就造成能量摄入过多,引发肥胖。
 
  如何健康食用粗粮?
 
  每天摄取一餐粗粮。一般情况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膳食纤维25-35克,在每天保证一斤蔬菜摄入的基础上,每天将一餐中主食的精米精面替换为粗粮,就能够摄取到足够的膳食纤维,给健康带来益处。每天,我们有选择的摄取一餐粗粮即可,一般为30-60克。
 
  搭配蛋肉营养更好。红肉铁、锌等矿物元素,优质蛋白含量丰富,和粗粮一起吃,正好能弥补粗粮妨碍部分营养物质吸收的不足。粗粮和蛋、肉搭配还可让摄入的蛋白质达到1+1>2的互补效果。
 
  蒸煮软化纤维。用蒸煮的方式能使膳食纤维软化,改善口感的同时也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吃粗粮要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证肠道的正常工作。
 
  循序渐进吃粗粮。突然增加或者减少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的反应。对于平时以肉类为主的人来说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以操之过急。
 
  7类人不宜吃粗粮
 
  1、胃肠功能差的人群。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纤维对胃肠是很大的负担。
 
  2、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因为粗粮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纤维,会结合形成沉淀,阻碍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3、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如果患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是胃溃疡,进食大量粗粮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
 
  4、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果长期每天摄入的纤维素超过50克,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5、体力活动比较重的人群。粗粮营养价值低、功能少,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而言营养提供不足。
 
  6、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对营养素和能量的特殊需求以及对于激素水平的生理要求,粗粮不仅阻碍胆固醇吸收和其转化成激素,也妨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7、老年人和小孩。因为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而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消化大量的食物纤维对于胃肠是很大的负担。而且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率比较低,不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
 
  (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生命时报、甘肃日报、人民网、燕赵都市报、华龙网、云南网综合整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