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公务接待2000次—驻京办的“接待秘密”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凌军辉、孔祥鑫、李放)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期通报,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平均降幅达70%。但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尽管国家严令撤销,一些县级驻京办改名为服务中心、联络处、会馆、公司等,仍然私下运行。
受八项规定等政策影响,各地驻京机构接待数量明显减少,但有些接待任务依然较重,公款吃喝甚至公款腐败仍有潜在空间。县级驻京办为何难说再见?如何根治这一特权怪胎?
“名亡实存”:县级驻京办频换“马甲”
按照规定,国家近年集中撤销625家驻京办事机构,并严禁以变换名称、转移驻地等形式变相保留。
然而,记者近期在北京走访发现,很多应撤销的县级驻京办纷纷改头换面,有的改名为“在京工作人员服务中心”,有的改为“驻京联络处”或公司、会馆。一些高校也以“驻京研究院”等名义,变相设立驻京办。
驻京办的办公地点更加隐蔽。有的县级驻京办把办公室设在居民小区,有的依托酒店旅馆变通运作。南方一县级市在北京一居民小区买了一个单元的房产,作为驻京联络机构的办公场所。这个县级驻京机构工作人员包括一名负责人、厨师、保姆等7人,可以为地方来京领导提供用餐、住宿、送礼等接待服务。
这位“驻京联络处”责任人告诉记者,虽然这个驻京办在名义上早已不复存在,门口也不挂任何牌子,但“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和原来基本一样,“仍享受正科级待遇,编制在县里,工资照常发。”
除了县级驻京办,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也变相保留驻京机构,专门对口“跑部进京”。西部某省驻京办工作人员介绍,一些省直部门表面上取消了驻京机构,暗地里把相关工作人员安排到省驻京办里面,下设处室专门对口联系相关部委。“很多项目、资金都要中央部委审批,水利、交通等厅局不派专人联系的话,肯定会吃亏。”
记者调查发现,县级驻京办一般只有几个人,但每年财政支出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加上“天高皇帝远”,极易成为监管盲区。东部某地级市驻京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省级及经济特区驻京办由国管局管理,地市级驻京办由北京市政府核准和年检,这些驻京办的管理相对规范。最乱的就是县级驻京办,表面看全部撤销了,实际上很多都在私底下运行,又不需要审批和年检,管理非常混乱。
“接待秘密”:一年仅公务接待就超2000次
一些驻京办每年花费财政资金动辄几十万元、数百万元,这些钱究竟花到哪里了?统计显示,2012年广州驻京办三公总支出1061.7万元,人均“三公”支出超过29万元。虽是一地一时情况,相关数字仍然引发公众关注。
“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搞好接待。”西南某省驻京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何接待都有具体规定:省级领导来了要正式接待,包括吃住行;厅局领导来了大多是提供方便,包括接送和住宿,一般不负责吃饭餐饮。由于接待压力太大,驻京办十几辆车根本不够用。
这位工作人员透露,2013年两会期间,仅副省级领导就来了30多人次,车连一半都不够。“我大致算了一下,去年平均每天接待省级领导5次左右,一年仅公务接待就超过2000次。”
驻京办餐饮既安全,又有特色,成为公款吃喝的重要场所。一位曾在多个驻京办用餐的知情人士说,很多驻京办的厨师、原料都是直接从当地调运过去的,各有特色。有的驻京办地处居民小区,外部简单低调,内部装修豪华。当地干部进京,经常会以“一起吃顿家乡饭”的名义,宴请一些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既安全,又有特色和面子。
除了公款吃喝,驻京办还助长了逢年过节送礼歪风。北方某省驻京办工作人员说,每逢佳节,驻京办都会去看望在京的该省籍贯的领导干部,以及曾经在该省工作过的领导干部。这种惯例性的慰问以当地土特产品为主,有时价值也很可观。此外,当地领导为要项目,不仅要宴请相关部委领导,还要准备一些礼品。
“最近风声紧,但该送的还是得送,只是更谨慎一些,方式更隐蔽一些。”这位工作人员说。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领导还借机谋私利。东部一个地级市驻京办工作人员透露,他们除了承担公务,还是领导的“生活秘书”,要为领导及其家人来京就医、子女就学等提供“一条龙”服务。
“我见过的最大面额餐饮发票是首都大酒店开的,面值108400元。这张发票内容是虚的,就是套现自己用。”曾在西南某地州驻京办担任出纳近20年的杨女士告诉记者,驻京办的财务管理漏洞多,有的领导经常借公款接待之机开出巨额发票充账,把公家的钱揣进个人腰包。
“特权怪胎”:驻京办为何难说“再见”
驻京办最初的职能方便地方和中央交流。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争取地方发展所需的项目、指标、物资和资金等,各级各类驻京办爆发式增长,数量一度高达数千。
县级驻京办为何难说再见?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地方建设发展项目审批很多都集中在中央各部委手里,“跑部钱进”成为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途径。“你不跑不送,吃了暗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跑、一起送。”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驻京办是特权产物,极易滋生腐败。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重新清理整顿各级各类驻京机构,疏堵结合打击私下运行的县级驻京办;另一方面要落实监管责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防驻京办成为治理公款浪费腐败的薄弱环节。
驻京办其实就是“特权怪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表示,跑项目、要资金需求不止,县级驻京办就会“死灰复燃”。
专家指出,从长远看,应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铲除“跑部钱进”的土壤,规范“三公”消费支出,从根本上杜绝驻京办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