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 陈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上半年依然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6.7%,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丛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初显成效,经济稳定性开始表现出来。
相较于一季度6.8%的同比增长,二季度GDP涨幅略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一数字并非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反而说明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平稳。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在将近十年的大规模信贷刺激之后,中国在去年初启动解决过度债务和金融风险的行动,尤其是遏制地方政府举债的行动导致基础设施支出步伐放缓,使得二季度经济增长略有降速。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表示,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6.7%的GDP增速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
不少外媒都注意到,中国发布这一经济数据,正值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如果说中美贸易摩擦有没有影响的话,我觉得即使有,也比较有限”,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会怎么样,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75120亿元,增长4.9%。进口66107亿元,增长11.5%。
高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目前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已经有340亿美元,即使不久后再提升至美国政府声称的500亿美元,也仅占中国去年总出口的2.3%左右,而且这2.3%只是缩水,而非完全消失。不过,丛屹认为,下半年外部环境可能依旧严峻,随着中国产业升级换代,与外国发达经济体和跨国公司的竞争、摩擦可能成为常态。
16日,多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提到中国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长有所放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下降,传统制造业投资仍存在下行压力。毛盛勇说,除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有所上升外,国内也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关期。
在16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中,消费是最突出的亮点之一。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在不断地巩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居民的收入增长比较平稳,也有利于拉动消费。同时,质量不断提升的消费也在增长,涉及的领域包括教育、医疗、休闲、旅游等等。
毛盛勇说,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这对世界经济复苏会构成重大的挑战,对中国而言也增加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从上半年主要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的格局中,内需是决定力量,内需里面消费又是顶梁柱。下半年,消费仍有条件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6日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今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稳健增长,预测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3.9%。IMF报告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保持在6.6%,美国则仍为2.9%,预计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不过,法新社援引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菲尔德的话说,当前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的风险是近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IMF警告称,如果各国间的关税冲突继续,2020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减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