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正文

亚洲单体最大“菜篮子”明年竣工 将能手机下单买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3  来源:北京晨报  浏览次数:74
核心提示:手机App买菜日后或将成为家常便饭。亚洲单体最大“菜篮子”——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紧张施工。日前,北京晨报记者前往现场探访时了解到,今年5月底,该“菜篮子”将完成地下结构施工,预计明年8月工程将竣工,2019年投入使用。届时,其将与新发地一起形成本市农产品安全供应的“双核”保障。
       原标题:亚洲单体最大“菜篮子”明年竣工 将能手机下单买菜''
亚洲单体最大“菜篮子”明年竣工 将能手机下单买菜''
 
       手机App买菜日后或将成为家常便饭。亚洲单体最大“菜篮子”——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目前正在进行紧张施工。日前,北京晨报记者前往现场探访时了解到,今年5月底,该“菜篮子”将完成地下结构施工,预计明年8月工程将竣工,2019年投入使用。届时,其将与新发地一起形成本市农产品安全供应的“双核”保障。
 
  保障
 
  与新发地共同保供应
 
  上周五,北京晨报记者前往位于东南五环的朝阳区黑庄户乡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工程施工现场探访。据北京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工程是一项保障首都菜篮子供应的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一期占地面积305亩,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是亚洲地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
 
  “2020年,北京四环内区域性专业市场将实现有序调整退出,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定位为首都农产品安全供应的现代化服务平台和应急储备平台。其将主要服务于通州、亦庄等东部居民的农产品供应,与新发地形成全市农产品安全供应的双核保障机制。”北京菜篮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这也是本市早在《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的构想。
 
  便民
 
  半个小时净菜送到家
 
  按照计划,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将在明年8月竣工,2019年投入使用。届时,该流通中心将实行统一电子结算,实现“交易展销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应急储备中心、理货配送中心”的智慧集成化管理,最大化减少流通环节,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及对土地面积的依赖程度,减少交通流量和环境污染。
 
  对于市民,“菜篮子”建成后,通过手机App即可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城东部居民从下单到收到货品预计只需要20分钟到半小时,且蔬菜都是择好、清洗好的,无需再自己动手。“我们预计将有200个配送中心分布在各个小区周边。把菜择好、洗好再配送到居民家里,既方便,又减少流通和环境污染。”北京菜篮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从交通方面,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周边将打造“一主四辅”的交通格局,方便将新鲜的蔬菜送到市民身边。“一主”即指京哈高速台湖附近将建专门的货运匝道,农产品运输车辆可直接驶入流通中心。“四辅”则分别为黑庄户东路、鲁店北路、双桥西路和未来将打造全程高架的通马路。
 
  ■现场探访
 
  13台塔吊同时作业
 
  此外,北京晨报记者留意到,现场正在布设8米的高模架,13台塔吊同时作业相互配合的同时,如何能够确保相互不碰撞?
 
  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工程项目执行经理王继红告诉记者,因为在地面没有足够的空间完成拼装,所以塔吊的垂直运输效率要比常规工程高出好几倍。“我们就在塔吊加装了GPS、传感器和监控组成的防撞系统,但是还要依靠人的周密运筹和精细化排布。”王继红说,由于工程的体量巨大,施工专业多,工序衔接交叉量大,经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因素影响相互交织。“既要成竹在胸,又要举轻若重,协调好每一个生产环节,所以,项目团队必须像理顺了运行齿轮的机械一样顺畅而又规律地运行起来,用顺畅的运行化解工程现场环境的难题。”王继红表示。
 
  “微循环”打通狭窄施工现场
 
  探访当日,北京晨报记者走过一条长长的甬道来到临边防护围栏前,60万平方米的超大体量施工现场着实令人震撼。13台塔吊在施工现场不同部位不停挥动着长臂,完成着一次次超大跨度的运输吊装。绿色的运输卡车正在川流不息地进行着土方回填,一片井井有条的繁忙景象。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地下结构施工已临近尾声,预计5月底前全部完成。
 
  然而,相比规模巨大的作业面,现场区域内用于大型机械、物料加工的运输通行空间却是非常狭窄和逼仄。王继红告诉记者,项目的两道“长边”几乎只够运输车辆通过,场地内也是寸土寸金,以至于浇筑混凝土的汽车泵开不进场内,只能采用车载泵。
 
  “为了提高浇筑速度,施工采取了在基槽北侧部署4台车载泵、槽下4台布料机同时浇筑的办法。与此同时,混凝土罐车、材料运输车,全部在场内按照固定路线逆时针单行,将现场道路内侧半幅路用于停放车载泵和混凝土罐车作业,外侧半幅路循环通行,避免了车辆拥堵,保证循环道路时时畅通,其他作业有序进行。”王继红说,这条路线是他们团队经过各种设计、构思、推翻、再构思才最终形成的一套最优方案。除此之外,现场每辆罐车的浇筑时间精确到了“分秒必争”的程度,如此才将“微循环”跑成了项目运行的“大动脉”,保证着施工的不断推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实名认证 | 自助建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