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正文

习近平主席祝全国人民:马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到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31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154
核心提示:农历甲午马年到来了。年前,习近平主席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广阔草原上祝福全国人民“马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到成功”。这同样是对伟大中国的祝福。
原标题:中国对外战略“马跃檀溪” 将如真正强国般行事
         中国网1月31日讯 农历甲午马年到来了。年前,习近平主席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广阔草原上祝福全国人民“马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到成功”。这同样是对伟大中国的祝福。

马是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寓意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即刻降临的祈愿,更表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中国文化关于马的各种典故传说中,“马跃檀溪”是这个时候值得一提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神驹“的卢”跃上对岸,解救刘备于蔡瑁引军围追的绝境,留下“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的千古佳话。

今天的中国当然谈不上身处绝境,相反,她已告别孱弱,正以昂扬之势走向强大。但中国的“强国梦”还没有完全实现,必须在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的同时,应对好国际环境中的复杂变化。

中国站在强将未强的十字路口,面临的国际处境未尝不是一种“战略悬崖”。这种“战略悬崖”是外部环境多重复杂性的综合体,呈现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过程中遭遇的几乎无处不在的利益断层和竞争陷阱。

人们看到外界对中国的责任期待和畏惧心理都在以超过中国实力增长的速度上升,“两面下注”成为国际上特别是周边国家处理对华关系的广泛现象。

一些周边国家在与中国的领土海洋争端问题上主动挑起事端,要在中国成功复兴之前最后捞上一把,把中国逼进必须强硬以对的死角。

人们更看到美国的“亚太再平衡”虽然不是冷战时期针对前苏联那样的全面战略围堵,但军事层面的遏华态势十分明显,已在掀起局部军备竞赛。

日本对东亚格局之变深感焦躁,决意与中国死磕到底,推行美日军事同盟荫蔽下的“强大日本”战略,极大地增加了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复杂性和军事摩擦风险。

人们也看到朝鲜半岛、伊朗核、叙利亚等热点问题的局势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朝鲜、泰国、柬埔寨、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克兰等中国邻国的内部动荡呈现连片可能,它们并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有复杂的东西文明对撞因素在起作用,更不同程度地涉及中国利益,需要中国发挥作用。

总之,中国成功实现民族复兴的外部环境尽管总体上仍是和平的,但所面临战略安全挑战的碎片化、分层化趋势十分明显,既需要分头、逐一的投入和突破,也需要系统、整体的思考和运筹,任何重要层面或环节上的预警、准备和控制失利都可能导致总体战略的“坠落”。

形势变化就像湍急的河流,不会给一成不变的战略以同样的机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战略成功”已延续30多年,实力积累达到相当程度。关注外交的人都有感觉,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像以前那么顺畅宜人了,甚至在“恶化”。有这样的感觉是对的。世界已把中国当作事实上的强国看待,冷战“零和”思维虽不合时宜却仍大行其道,主要力量不会等到中国完成实力积累之后才做应对中国崛起的布局。

形势逼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心需要从融入国际体系、借重外部利好因素,向积极运用自身能力、主动塑造国际体系转移;布局需要从首重周边、经营大国、依托发展中国家、利用多边舞台的按国际关系行为体分层模式,向以中国为中心、亚洲为内核的按国家利益分层模式转变。

简言之,中国要在迈向强国的进程中以摸石头过河的态度探索出自己的强国战略来,不能等到国内各方面改革调整和发展建设都功德圆满才设计自己的强国战略,否则,中国可能永远等不到成为真正意义强国的那一天。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国家来说,战略转型是异常艰难的事,但形势在推着中国向前走。在此过程中,中国调整自己的心态可能比要求外界调整对华心态更重要,打破自身外交意识形态的桎梏比扭转外界对华成见和偏见更重要。

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催生伟大的战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以来所展现的顶层设计意识和能力已是有目共睹,2013年的中国外交成就斐然。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战略能力。

顶层设计的最主要意涵,是积极有为、提前布局、主动谋势,是善用自己不断积累的实力撬动利益杠杆、改造利益链条,是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相互联系,实现“一盘棋”运作。

这个甲午马年,已经吹响全面深化改革号角的中国必须在冲破国内、国外各种固化利益樊篱和僵化思维瓶颈的努力中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为实现2020愿景打下坚实基础。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强调马的精神品质正当其时,中国的对外战略要有“马跃檀溪”的劲头。

中国面前的“檀溪”,既是挑战之谷,也是机会之河。延续中国的“战略成功”,绝不是无条件延续不挑头不扛旗不惹事的固化思维,那样的舒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尽管中国还有很多发展指数够不上强国标准,但利益已然先行,必须开始学着像一个真正强国那样在世界上行事,善于协调利益、推广价值、斡旋矛盾、介入冲突、解决问题。

中国对外战略面临的一大关键、紧要课题是,敢不敢、能不能在亚太地区推进针对美国、日本等国的以和平为底线的“压力测试”,迫使战略式微、进退两难的美国坐下来与中国协调出一个新亚太来?协调实际上已经开始,只是结果尚不确定。

这个甲午马年适逢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寄托着人们的复杂情感,折射着不同人群看历史的不同角度。中国人希望一雪前耻顺利复兴,永不重蹈政治昏溃、国家沉沦的覆辙。西方则“担心”中国成为一战前的德国,以复仇的心态和民粹的政策将世界拖入新的对抗和战争。

将中国比作一战前的德国是荒谬的,渲染这样的威胁不过是某些历史宿命论的笃信者为推动牵制中国制造借口和依据罢了。现在的世界同百年前的世界截然不同,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力量空前强大,不计后果、不负责任的政客不受欢迎,大国崛起的道路用政治理性、经济发展和战略进取铺就,中国应是这种道路的最有力代言。

人的思维广度永远超过实践丈量的极限,面对危机和挑战时所能激发的勇气和智慧也往往超过自我衡量和预期,就像面对“一川烟水涨檀溪”的骏马,纵身一跃之后可见广阔天地,无惧围堵。(作者:晓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实名认证 | 自助建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