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自贸区概念效应仍在发酵。
3月24日,中国证券报报道称,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自贸区规划有望近期出台。该报道援引专家的话称,京津冀自贸区的“主战场”很可能在京唐港和曹妃甸,与之相关的诸多实质性政策措施有望在未来两个月陆续落地;京唐港和曹妃甸可能享受诸多政策红利,例如:首钢二期工程有望启动,曹妃甸港口码头有望成为货物码头,一批千亿元级别的央企有望入驻。
上述报道提到,目前关于京津冀自贸区规划有两种思路:一是京津冀自贸区方案吸收合并天津自贸区与河北自贸区方案,二是天津自贸区与河北自贸区方案同时获批。
一名受访学者告诉早报记者,两种方案都有可能,各有利弊。两个分开申报,可以减少协调成本。放在一块,协调成本虽然高,但可以进一步壮大区域一体化。
河北率先上报自贸区方案
一名接近商务部的知情人士向早报记者断言,天津自贸区最后应该会被整合到京津冀自贸区中,而且是被动进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曾介绍,天津正在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黄兴国当时强调,上述改革不仅面向天津地区,也为争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此后,有媒体援引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的说法称,天津自贸区方案征求意见基本结束,30多个部委全部赞成。
不过,这个提法在河北、天津和北京之间,似乎并未形成定论。
前述接近商务部的知情人士透露,河北抢先一步向中央表明了有意申请自贸区的打算,虽然天津自贸区已经完成了初期工作(即方案已经上报商务部),但在习近平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后,这个战略的重要性显然大增,会承载更重要的功能。“天津再单独搞一个自贸区的可能性不大。”
据他透露,去年11月,河北完成了自贸区方案上报,所纳入地区包括曹妃甸、唐山和秦皇岛。但当时方案比较粗。
这名知情人士认为,相信这次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后,河北的方案会进一步细化。“不过,现在北京方面还没有说法。”
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京津冀一体化“很难做”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格定位极高。
按中国证券报的分析,如果最终落地的方案是京津冀自贸区方案吸收合并天津自贸区与河北自贸区方案,那么,京津冀自贸区将以河北为腹地、以京津为核心,吸收合并已上报的天津自贸区主要内容,即以融资租赁为重点为实体经济服务,把天津自贸区、京唐港和曹妃甸连成一体。这种思路不仅会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还解决了单一自贸区体量不足的问题。
单论河北,唐山港和曹妃甸在京津冀自贸区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功能上区别于天津自贸区,拟以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煤炭、粮食和木材等大宗物资为主,打造服务环渤海地区的大宗进出口物资集散中心,逐步争取对铁矿石等大宗物资定价的发言权,与天津自贸区实现功能互补。
但这是否必然意味着天津自贸区要被并入?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增的观点是,京津冀自贸区的可行性取决于中央的战略部署,但天津自贸区是天津综合改革和创新的一个战略支点,中央不可能出尔反尔,天津自贸区仍会是相对独立的主体。
李文增指出,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这个战略地位在近10年都没有动摇过,即使中央设立京津冀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在其中也是主导的。
一名接近天津市政府的人士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是三地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现在在做这个文章,但这个文章很难做。”
据他称,目前还没听说有关京津冀自贸区的消息,自贸区不适宜弄很大。但从河北来说,提出这种方案是可能的。在港口方面,天津与河北联合搞自贸区也有一定道理。但他指出,唐山港的优势比不上天津港,天津自贸区还在具体运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