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天津宏发聚氨酯保温板有限公司

聚氨酯保温板,聚氨酯复合板,聚氨酯板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田梦楠
  • 电话:0316-8066707
  • 邮件:513911932@qq.com
  • 手机:14730516707
  • 传真:0316-8066707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造船怎样大而强——真金板
新闻中心
中国造船怎样大而强——真金板
发布时间:2014-12-07        浏览次数:69        返回列表
 【文章导读】近年来,廊坊欧文斯真金板用途是越来越广泛,被用在建筑、冶金、造船等行业中,具有保温隔热、防水防火等特点。随着世界各国对资源的利用之大,人们把目光纷纷投入了海洋,这给中国造船业带来了压力,详情如下:

  原文章标题:海洋油气时代中国造船请先走出大而不强随着陆上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各国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海洋

  中国造船业正面临大而不强难题,在产能过剩的市场中挣扎

  中国油气新期待

  随着陆上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各国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海洋。今年9月15日,中海油宣布,“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日前在南海北部深水区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这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这块气田测试日产天然气5650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

  过去十年新发现的油气田中,有超过60%是来自于海上,而海洋油气宝藏的深度从500米向1500米,乃至3000米以下的“超级深海”。2012年中国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的15.2亿吨中,海域为3.5吨,占23%。预计到2020年,中国深海油气产量的比重将提高到30%以上。

  中国发力油气开发,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能源结构亟待调整的巨大压力。同石油和天然气相比,煤炭效率较低。而且中国以燃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而煤炭对中国碳排放的贡献高达70%以上。

  基于此,中国能源行业正在谋变,力图在油气开发方面获得突破,并正在向深海挺进。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平均深度1212米的南海蕴藏着大量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和石油,这正是掘金深海油气的重点区域。

破解大洋深处的危机

  不过,想在这场深海盛宴中多分几杯羹却并不容易。

  深海油气开发具有高风险特征,一是要面对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台风、海啸、地震等。如2006年墨西哥飓风中,50多座海上平台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二是海上油气田开发中作业风险大。如2001年3月,巴西P36半潜式钻采平台(作业水深1350米)爆炸后翻沉。

  具体到2010年那场著名的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这一悲剧则警示着人们,提高海洋油气防喷装置技术、管线安全维护检测水平的重要性。在这场被奥巴马称作“史无前例的灾难”的漏油事故中,防喷器未能正常工作成为了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防喷器(BOP)这个通常重达250000磅、坐落在深海的钢铁巨人是防止漏油的最后一道防线。按照常规,工人会经常性地更换多达20%的零部件,以保证防喷器的安全,每5年需要整体检修、重新获得设备认证。

  现在防喷器维护有了更智能的方法: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收集和分析来自防喷器的数据。来自GE的技术正在用“未雨绸缪”的模式来替代“亡羊补牢”的模式。借助SeaLytics防喷器顾问技术,工作人员可有效监控防喷器组件的运行状况,并确定它们经历了多少个使用周期,什么时候需要维修哪些部件。

  很少有地方比海底的作业环境更艰难,只有对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在深海更加自如的伸展拳脚。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锋,GE优秀的工程师们不断研发出先进技术和设备,能够帮助客户在情况危急前探测出油气开采问题,减少意外停机时间。还能借助其医疗用X光技术在海底管道破裂之前发现问题,利用其航空工程师研发的镀膜保护海底的设备免受冰冷海水的侵蚀。

受困大而不强

  破解深海油气开发之难,除上述技术之外,还需要强有力的船只辅助。深海油气开发的整个流程,从勘探、开采到加工、运输,都需要不同类型的船只以“联合舰队”的方式协作完成。

  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和韩国正在加强对相关船舶领域的投入。

  随着日本市场对液化天然气(LNG)需求的持续增长,日本航运企业以及能源巨头纷纷布局相应的船舶业务。日本川崎汽船等三大航运企业正在加速LNG船队的扩张。面对这股热潮,日本船企也正不断强化研发、扩张产能以迎接激烈的竞争。

  而韩国造船业在科技水平上的突破则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三星重工集团已打造的超级深海钻井船能够进行3000余米深的水中作业,并能再向下挖掘1.2万米,这一深度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韩国造船厂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其强大的技术。大约10多年前,很多分析家曾预测,接受高额补贴的中国造船厂即使不能占据韩国在世界船只建造市场的全部份额——就像此前韩国造船行业横扫欧洲大部分国家造船业一样,至少也会占据大部分全球市场份额,但事情并没有照这个轨迹发展。

  中国造船业正面临大而不强的难题。

  根据德勤咨询的《中国船舶配套行业研究》显示,目前中国造船完工量及订单数全球第一。近5年来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占全球份额维持在30%以上。而据财新网报道,虽然中国已经在2010年超过日本和韩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国,2011年获得了全球40%的订单,但是中国所获得的订单集中在低端造船领域。

  目前中国造船业正在产能过剩的市场中挣扎。首尔J.P摩根的分析师Sokie Lee解释到,如今的造船业讲究的是设计和质量,而不仅仅是低成本劳动力。相对于他们的欧洲对手而言,韩国企业也曾是一个低成本备胎,但他们通过精明的大量投资而变成今天的技术精密型企业。每一家大型韩国造船厂都有成千上万的内部设计师和工程师。正是这一点使得他们成为新一代造船业的世界级领军人物。

中国船业谋变

 正是认识到上述问题,中国造船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努力提高在深海油气开发船舶等高附加值领域的竞争力。

根据国际海事研究机构Clarkson、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合作研究显示,到2020年,高附加值海事行业的市场份额若增加1个百分点,将累计为中国带来400亿美元的产值增长;而市场份额如果扩大5%,将为中国带来2000亿美元的产值增长。

  而深海油气开发船只的建造正是高附加值海工装备的重点。

  鉴于以上趋势的变化,《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出台,这是中国国务院首个发布的行业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方案。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看来,这反映了国家对船舶工业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中国船舶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陆续颁布的相关实施细则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提供了发展契机。

  同时,中国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鼓励境外公司在境内设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船用柴油机及配套产品的专业研发机构。通过合资合作、许可证方式、联合设计开发及自主研发等途径,培育和扩大一批国内短缺和空白的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造船业正在借力GE这样的跨国科技巨头谋求转型升级。

  目前,GE已经在中国开展了本土化项目,并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深海钻井控制实验室。包括大连造船厂、上海振华港机和中远造船厂在内的中国公司都得到了实验室的帮助。2015年,GE还将增开第二个实验室。

  与此同时,为助力中国提高造船技术水平,GE正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英国劳氏船级社联合设计开发燃气轮机驱动的LNG运输船。这种新型船只将使用目前在全球众多飞机上使用的燃气轮机核心系统。相对于传统技术,它具有低排放、燃料灵活、较低的维修成本、更高的可用性、可靠性高等优势。

  像这样与GE展开合作的中国造船企业还有很多。去年7月,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与GE公司宣布,首批中国建造的、单个容积达17.4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将开始动工,采用的是GE研发和制造的电力推进系统。

据悉,作为全球技术领袖,GE不仅限于将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并且在帮助中国培养自己的优秀人才。例如与上海海事大学进行了人才联合培养、学生培训、实验室共建、项目联合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双方合作的船舶电力推进及自动控制实验室由GE投资建设,并予以技术支持。实验室主要由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高转矩密度大功率中压电机、脉宽调制变频器以及模拟设备组成,将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提供实践教学和科研基地,为相关企业提供培训平台。

  尽管困难重重,但对于中国造船业的发展,GE全球船舶与海洋工程业务总监安承凡乐观预测:“中国将成为下一个造船中心,而GE想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

  总之随着油气资源的深入开采以及利用,GE正在用其先进的技术的理念助力中国能源发展。

【文章评论】如今的造船业讲究的是设计和质量,而不仅仅是低成本劳动力,中国发力油气开发,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能源结构亟待调整的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造船业正在借力GE这样的跨国科技巨头谋求转型升级。
本文章来源于:
http://www.lfows.net/nd.jsp?id=68&_np=4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