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正文

冬至始画消寒图-冬至节快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1  浏览次数:86
核心提示:冬至始画消寒图-冬至节快乐,第一次见到“九九消寒图”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含饴弄孙的康熙皇帝带着弘历将悬于堂中木影壁上的中空字的笔画描黑,他告诉弘历,每天描一笔,字都描黑的时候,春天就到了。
 原标题:冬至始画消寒图
冬至始画消寒图
 
  兰若
 
  前几天跟同事们聊起北方过冬的旧俗,就说起了“九九消寒图”。
 
  第一次见到“九九消寒图”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含饴弄孙的康熙皇帝带着弘历将悬于堂中木影壁上的中空字的笔画描黑,他告诉弘历,每天描一笔,字都描黑的时候,春天就到了。
 
  第二次看到的是“九九消寒图”的实物。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了没有对外开放的故宫养心殿的寝殿参观。在一个暖阁旁的雕花隔断上,就粘有一张大约三十二开大小的宣纸。上面是细细的笔画,写的就是“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几个字。有同去的同事问,这是什么?陪同的解说大姐说:消寒图。
 
  据邓云乡先生的《燕京乡土记》中的说法,描画“九九消寒图”是旧时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风俗。他提到了《帝京景物略》中的记载:
 
  “日冬至,画素梅一支,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据邓先生说,现在通行的《帝京景物略》是经过纪昀,也就是纪晓岚删节的,原来书中曾有不少引诗,都被他老人家删节了去。其中有一首杨允孚的诗,写的就是消寒图: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画梅,还只是“九九消寒图”中的一种,还有一种更简单、更普通的是印圆圈的。
 
  ‘九九消寒图’最简单、最普通的画法,是把一张白纸,先画九个大方格,上面写上图名,边上写上《九九歌》。每个大方格中,再用竹笔帽印九个圆圈圈,从冬至日起,每天用墨笔点一个圈。点的时候而且还有规矩,点时只点一部分,以区别不同的天气。有歌词云:
 
  “‘上画阴、下画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就是说如是阴天,把红色圈圈的上面一半染黑,如是晴天,把下面一半染黑,其余以此类推。等到把红圈圈全部点染完毕,便是回黄转绿之际矣。这样点,便于计算阴晴雨雪天数,照《京都风俗志》的说法,还有‘以占来年丰歉’的意义在里面。”(据邓云乡《燕京乡土记》)
 
  描写“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的笔画,也是“九九消寒图”的一种形式。邓云乡先生对此也有记述:
 
  “最喜欢弄‘九九消寒图’的,莫过于私塾及学校中的小学生了。他们的消寒图,最普通莫过于写‘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了。先用毛笔写好,再用一张白纸蒙上,用双钩的办法,把这九个字用红笔(当时叫朱笔)影写下来,便都是空心字了。这九个字每字九划,按笔划每天描一笔,描完之后,正好垂柳回黄,意义双关,是很别致的一幅‘九九消寒图’。”(邓云乡《燕京乡土记》)
 
  三种“九九消寒图”中,我自己最偏爱第三种,因为我喜欢那几个字所传递的意思:珍重、待、春风,充满着温暖的希望与期待。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阅读:冬至 (节气)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实名认证 | 自助建站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DESTOON